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全球肿瘤领域数字医疗创新产业趋势报告,附美国最佳肿瘤专科医院TOP5案例解析

2017-07-14 蛋壳研究院 动脉网

“肿瘤”,无论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还是医生来说,都是一个讳莫如深,难以解决的世纪难题。人们形容它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疾病”,已经与之有着4000年的斗争史。


千百年来,饱受这种疾病折磨的患者几乎成了任何可想象得到的实验对象。为了寻得某种有效的救治手段治疗这种棘手的疾病,无论田野、森林,抑或药店、庙宇,都被搜罗一空。几乎所有动物都无一幸免地做出了贡献,不论毛发或皮、牙齿或趾甲、胸腺或甲状腺、肝或脾。


——《众病之王·癌症传》


随着时代的演变,医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肿瘤的认知在不断提高,关于肿瘤的诊疗手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肿瘤药的不断面市,肿瘤诊断技术的创新突破,肿瘤个性化治疗的创新等等。肿瘤的疗法和诊断技术的选择性变得越来越多。


而在近几年,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健康需求思维的转变,以及生物传感器、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逐渐成熟,传统的肿瘤行业不断进行着创新裂变,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


蛋壳研究院希望复盘整个肿瘤创新产业链,以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讨论,为肿瘤相关产业人士提供一点新思路。


本报告的讨论核心将围绕“肿瘤创新”,也即是肿瘤与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生物传感器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产生出的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趋势。


内容将主要分为6个部分:肿瘤行业整体市场概况;肿瘤数字创新产业链分析;肿瘤产业数字化创新的商业机会;产业巨头肿瘤数字创新趋势;国内肿瘤数字创新产业投融分析;全美最佳医院癌症专科TOP5案例分析。


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肿瘤行业整体市场概况

  • 1.1 肿瘤行业现状

  • 1.2 来自肿瘤医疗服务主要参与方的需求

  • 1.3 政策环境利好

  • 1.4 数字技术带来的创新机会


2. 肿瘤数字创新市场产业链关系

  • 2.1 肿瘤产业链关系图

  • 2.2 肿瘤5个诊疗阶段与数字技术结合的21个领域

  • 2.3 肿瘤创新产业的技术/市场架构

  • 2.4 肿瘤产品主营业务解析


3. 肿瘤产业数字化创新的商业机会

  • 3.1 机会1:肿瘤早筛

  • 3.2 机会2:新技术辅助早期诊断

  • 3.3 机会3:个性化治疗手段的突破

  • 3.4 机会4:肿瘤康复营养疗法


4.产业巨头肿瘤数字创新趋势

  • 5. 国内肿瘤数字创新产业投融分析

  • 5.1 国内肿瘤数字创新产业创业市场分析

  • 5.2 国内肿瘤数字创新产业融资市场分析

  • 6. 附录 2016~2017全美最佳医院肿瘤专科TOP5


本文摘选了报告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五部分,海内外企业的案例分析在第三、第四和第六部分。扫描文末二维码,成为会员,即可获得完整报告。


肿瘤行业整体市场概况


肿瘤行业特征


  • 肿瘤患者端现状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人类最大杀手。人们谈癌色变,心存恐惧。除了源于专业信息的匮乏外,还有来自高发病率、低生存率、高死亡率的恐惧。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等联合发布在影响因子144.8《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上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我国2015年新增约429.2万肿瘤病例,肿瘤死亡病例或超过281.4万。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8人确诊患肿瘤,每分钟因肿瘤死亡的达5人。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肿瘤患者也将逐年递增。根据相关研究分析这是一个正相关比例,也就是人口老龄化与肿瘤发病率变化趋势变化一致。


此外,30~44岁是个敏感年龄段,基本上在这个年龄段,很多疾病出现了一个数量级的改变,比如,结肠癌发病率增加了10倍,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肿瘤发病率所占比重最大,约为55.36%。


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报告预计,全球在2030年被诊断的肿瘤患者将达到2200万。而中国人口老龄化基数大,并受空气、食品等影响,肿瘤发病率将会更高。


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做的报告预估,2030年中国预计将有487万癌症新发病例,死亡病例达到360万。如果按陈万青教授等的调查,未来中国癌症诊疗市场需求将远远高于这个增长。



其中,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肿瘤死因之首。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是紧随其后的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肿瘤。


而且分析发现,肿瘤与地域、环境、饮食等紧密相关。如河南、河北、山西等中原地区由于长期吃过快过粗过烫过咸的食物,导致食管黏膜受损,易发食管癌。沿海地区由于易感染病毒性肝炎,且潮湿炎热的气候又利于黄曲霉素滋生,易发肝癌。



  • 肿瘤医疗服务端现状


截至2016年底,根据卫计委及公开信息检索,中国肿瘤医院有137家,2万+肿瘤专科医生,对应每年400万+的新增病例,肿瘤医生是远远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这就造成严重就医和入院困难。



在市场容量上,如果按我国每年新增肿瘤发病人数 400万,患者平均住院费用24018元,考虑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仅一次住院,则总体花费在6-8万左右,如果再考虑维持治疗期间的费用,保守估计癌症治疗花费在10万左右。则整体肿瘤医疗的市场容量已经超过4000亿。


而根据ACS 2010年的肿瘤相关花费调查统计,每年因癌症导致的医疗、残疾以及死亡等造成的损失情况,肿瘤相关的开销要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健康问题的花费,高达8952亿美元。也就是说,国内市场容量已经接近这个数据的一半。



来自肿瘤医疗服务主要参与方的需求


肿瘤行业最主要的一环就是医疗服务板块,其他医药、医疗器械等主要是辅助医疗服务高效、优质和便捷的执行。


涉及医疗服务的参与方主要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他们集中突出的痛点表现在医疗供给能力不足,患者“三难”。


比如,我国肿瘤专科医院多集中分布在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等省市的一线城市。分布情况不均匀,北方较多,南方较少,经济发展好的城市较集中。


肿瘤医院的医疗水平良莠不齐,多数为公立医院,少数为民营医院。而医务人员的整体期望是肿瘤患者减少,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但往往因为大环境的影响而事与愿违。


再从患者角度来说,最大的需求可能就是不发生肿瘤,即使发生了,也能即时发现、治疗和康复。根据蛋壳研究院对各参与方的访问调查,主要需求分别有:



政策环境利好


近年来,随着医疗+互联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家也是不断出台相关利好政策大力推进产业化创新。肿瘤作为重大疾病之一,无可厚非正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极速前进。下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政策方向分析;


  • 商业健康险有望正式走上前台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最大化的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从2013年的9月份以来,国家已经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键的一点是这其中都包括了对于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支持。


随后又发布来《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将有助于肿瘤等重大疾病保险的展开。


商业健康保险如果按照市场竞争规则参与医疗基本保险,将有利于解决医保基金管办不分、医疗费用造成财政压力加大、滥用医保基金等三大难题。


有机构预计到2020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有望达到5000亿元到7000亿元,成为与财险、寿险并列的三大业务板块。


  • 分级诊疗促进肿瘤治疗资源逐步下沉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向社会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


其中意见要求,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


在政策引导下,许多省市已在市区范围内探索开展分级诊疗,确定试点,围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等慢病纳入分级诊疗病种。比如2016年3月,天津河西区卫计委探索建立了区中医医院与市肿瘤医院的肿瘤防治医联体。


半年来,中医医院门诊肿瘤患者从220人增长到597人,同比增长34%,住院肿瘤患者增长25%,实现了肿瘤预防、治疗、康复的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使患者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肿瘤康复治疗。


可以预见,在国家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和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政策趋势引导下,未来肿瘤治疗资源逐步向下沉是必然趋势。


考虑到目前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现状,一方面大型公立专科医院握有整个体系内最高水平的技术和医生资源,一方面下级医院的肿瘤科和民营专科肿瘤医院的资源略显单薄,因此我们认为围绕远程会诊、分级诊疗的医疗信息化系统将会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范围。


  • 基因测序逐步放开


行业政策已经从2014年国家卫计委、CFDA的联合叫停,到批准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公司的测序产品,并授牌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以及出台肿瘤个体化用药相关行业标准,预示着肿瘤筛查和个体化治疗的基因测序应用有望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带来的产业应用创新机会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与肿瘤的融合,肿瘤产业正在进入技术整合时代。肿瘤产业将会越来越数字化,应用范围将逐步覆盖完肿瘤诊疗服务的整个流程,将给肿瘤产业带来无限大的想象空间。而那些拥有独特技术的公司,无疑将站在浪潮之巅。



肿瘤数字创新市场产业链关系


根据肿瘤诊疗服务的整个流程,我们将肿瘤产业归为:预防、筛查、诊断、治疗、预后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在新技术的作用下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创新模式,试图从不同角度推动肿瘤产业的创新。


传统肿瘤行业的产业链已日趋成熟,从上游的原药/原材料厂家到药厂/医械厂商,最后到终端服务机构已形成一条规模化的具有经济效应的价值产业链。而新技术、需求、资本的推动使得基于价值链的产业创新和业态创新更加活跃。它们从各个入口打破嫁接新的思路。


据蛋壳研究院统计,目前国内肿瘤创新产业大大小小的公司有百余家。它们主要从制药、企业、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药店、患者/医生等服务机构、服务主体切入,运用技术手段创新肿瘤诊疗服务流程。



在预防、筛查、诊断、治疗、预后五大服务流程中,新技术的推动造就了不同以往的创新模式,在新常态下引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据蛋壳研究院统计分析,主营业务分别分布在21个领域,以早癌筛查、医患互动、个性化用药为主。此外,从治疗切入的创新模式最丰富,其余服务流程稍显单一和同质化。



肿瘤行业是一个需要尖端技术(如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又需要底层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融汇交叉的产业。尖端技术让肿瘤诊疗服务更加精准,底层技术作为服务的基础保障,保证整个新型产业链的有序进行。


就技术与市场分别来看,技术上有针对B端企业的纯技术供应,比如个性化用药等创新产品,远程病理会诊等系统软件;针对C端的技术主要是直接面向消费用户的创新模式,也即是将产品便捷化、高效化,如早癌筛查。


市场方面,主要分为平台和服务两类,平台主要有医患、医医、患患、医患院四种,实现双方及以上人群的互动交流,比如医医平台的远程会诊、医生社区,患患平台的患者社区、互助社区。


服务主要是针对C端的患者、无症状人群(高危人群)及医务人员提供跨境医疗、医生工具等服务,也包括自身没有技术,通过连接第三方技术,向无症状人群等提供服务。



根据蛋壳研究院对所有肿瘤创新产品的评估,发现占比靠前的主要是早癌筛查类产品,紧随其后的是个性化用药和医患互动类产品。较少的是轻模式的预防管理、肿瘤资讯等产品。


分析认为,肿瘤属于重大疾病,它的服务人群、参与人群因疾病多样性较为复杂,轻模式产品不易产生现金流且用户黏性较弱,更适合将轻模式体现的产品特性导入重模式产品中。



国内肿瘤创新产业投融分析


创投概述


截至2016年12月,蛋壳研究院对过去全国成立的85家肿瘤创新公司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其中公开融资信息的有62家,创投分析情况如下:


2014年、2015年是项目成立的两大高峰;

创新项目以北京为首,分布在10大省(直辖市);

主要创新切入口为治疗阶段,专注领域有辅助治疗、个性化用药、医患互动、远程会诊、肿瘤大数据、医学影像;

创业项目目标用于以医疗机构为主,其次是平台型用户患者/医务人员,及单一服务对象患者;

融资高峰集中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中下旬;

项目偏向A轮之前,交易额集中在1000万~5000万人民币;

治疗阶段创业项目融资比例最高,患者工具、医生工具、医疗费用比例最低;

参与肿瘤创新项目投融交易2起以上的有22家,活跃机构有北陆药业、才金资本、春风创投、联想之星、君联资本;


创业市场


1)近三年来我国肿瘤创新公司呈“井喷式”发展,2013年之前每年新成立肿瘤创新公司在10家以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肿瘤创新逐渐被市场应用,2014年成立肿瘤创新企业达21家,开创肿瘤数字创新元年。


其中2015年年初奥巴马“精准医疗”计划及国内成立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肿瘤创新应用市场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分别是2014年的治疗类产品的爆发和2015年治疗类、筛查和全流程产品的出现。其中治疗类项目在2015年创业节奏放缓。



3)技术类产品波动不大,在2012年达到高峰期后,近几年发展都比较平稳。随着互联网等底层技术的开发,2014年开始,服务及平台型产品逐渐成创业热门产品媒介。



4)我国肿瘤创新公司以北京为首,分布在10大省市自治区。前三分别是北京(32家)、上海(20家)、广东(10家),以资源丰富的沿海城市为主,带动内陆地区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创业范围将会快速扩大,除了技术、经济等考量因素外,肿瘤高发区也将成一重点考虑因素。



5)运营模式主要分为四类,以技术驱动为主,针对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大型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模式主要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服务单一群体,比如患者、医务人员等群体,也包括跟第三方技术方合作,将技术直接提供给消费用户;平台型表示双方及双方以上能互动,肿瘤创新模式上主要体现为医患互动平台;“技术+服务”是公司自有技术,除服务B端企业外又服务C端用户。



6)肿瘤创新公司以治疗创新项目最多,预防最少,切入点主要在筛查服务的早癌筛查、治疗中的个性化用药以及医患互动,预防和预后阶段相对较少,这与目前大众肿瘤健康意识还处于培育期相关,从长远来看,这两阶段的创新公司将会越来越多。



7)产品形态有APP、常规软件、微信(仅通过微信一种渠道提供服务)、设备、网站五类,随着创新项目的增多,常规软件、微信、设备类产品量将会增多,APP、网站将会趋于平衡。



8)技术主要集中在筛查、诊断、治疗服务流程,服务集中在全流程和预防,“技术+服务”的轻便捷模式集中在筛查,平台集中在治疗。



9)主要分为八类群体,针对患者、医务人员、无症状人群(高危人群)的单一群体,平台型用户有患者/医务人员,以及一些大型企业团体,如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



10)服务对象主要有八类,前三分别为医疗机构、无症状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医务人员。



11)创业公司集中的肿瘤病种前五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与我国统计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前五相比较,食管癌和肝癌涉及较少。



融资市场


1)截至2016年12月,过去全国获得融资的肿瘤创新项目达62项,融资交易84起,融资总额超30亿人民币。其中公开最早期交易记录在2014年1月,融资高峰集中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中下旬,平均交易4起。整体来看,融资交易活动稳步推进。



2)到目前为止,整个肿瘤创新市场还处在初期阶段,大部分项目处于早期阶段(天使~A轮),其中A轮最多,完成37起(其中有4起A+轮交易);天使轮交易31起(包括4起pre-A)。


预计明年中期阶段将会增多。此外,交易规模集中在1000万~5000万人民币,交易量达26起。



3)早癌筛查与个性化用药项目最受资本关注。



4)获投项目分布在8大省市自治区,其中上海获投比例最低,成交比例为65%。



5)共计73家投资机构参与肿瘤创新项目融资交易,其中交易2起以上的有22家,活跃机构有北陆药业、才金资本、春风创投、联想之星、君联资本。



附录 2016~2017全美最佳医院肿瘤专科TOP5


案例一.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

案例二.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

案例三.梅奥诊所

案例四.丹娜法伯/布列根和妇女肿瘤中心

案例五.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


现在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成为动脉网正式会员,可以获得完整版《海内外肿瘤领域数字医疗创新产业趋势报告》 。完整版报告还包含海外肿瘤产业数字化创新案例介绍;产业巨头肿瘤数字创新趋势;全美最佳医院癌症专科TOP5案例分析等。同时,在未来的一年里,您可以畅读完整的行业趋势报告,及时掌握全球最新的投融资信息,坐拥齐全的医疗企业数据库,还有海量资源对接。


扫码成为动脉网会员,

beta版体验价:365元/年。


文|蛋壳研究院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tg@vcbeat.net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青松医创客#


近期推荐

 医药电商抢滩布局医疗,背后的利益诉求更值得关注

 别人还在研发AI产品,武汉兰丁就已经获得CFDA认证,并落地300多台,服务数百万人

 DT时代,康佰瑞如何用数据助推医疗实现个人健康云管理?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